漫长的恋爱史(2)
二、克制感情
雨晴好象突然懂了不少事,自己心里暗暗嘲笑自己:“还没有任何挣钱的本事,自己还得找家里要钱呢,就想.......,真是胡闹!一定要把学习搞好,以后有了本事,有了工作再.........也不迟呀!”还别说,打那以后学习又赶上去了(有一段是差了一点哟!),仍然是老师的好学生。可他心里老是装着英子,特别是英子并没有责怪他的意思,只是劝他把精力用在学习上,他越发觉得英子的可爱!于是他用拼命地学习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也同时克制自己,不让感情的闸门打开,在心里尽量把英子当做一般的同学(自欺欺人)。每天用解题、预习功课、打篮球、打乒乓球来消耗自己的时间,果然有效,学习成绩上来了,心情也不怎么烦躁了。见到英子也自然多了(哼!是故做镇静罢了!)在这一点上雨晴很自信,或者说很自豪!他真正体会到战胜自己的愉悦!他自吹说他真正把早恋转化为友谊了,而且这种友谊越来越牢固,延续了好几年哟!
三、‘藕’本来没‘断’
不久,雨晴的父母调动工作到河北,雨晴的人缘儿还不错,同学们都和他依依不舍,老师也很舍不得他,因为毕竟是个好学生----是老师骄傲的本钱!走的那天,好多同学都到车站送雨晴,列车开动的那一刹那,有的同学都掉了泪。好象英子也去了(真含混,“好象”什么?)
一到河北,雨晴马上给同学们写了信(当然有给英子的了)。不久他收到了同学们寄来的一本书,书里夹了好多同学写来的信(是为了省钱的),雨晴也不断回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来往的信件越来越少了,最后就剩下一个人和雨晴保持通信联系了,这个人就是英子!雨晴这家伙真鬼,硬是拴住了英子的心,而且确实他们之间的信件内容始终都是讨论学习问题和交流对人生的看法,真的没有那些“绵绵软软”的话(假装正人君子呢)。最多就是雨晴帮英子买过几本学习参考书,寄到山西的英子手中。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现在是“无声胜有声”了,两个人是“心照不宣”了。雨晴坚持说这是“友谊”,那就算“友谊”吧!我们认为是“藕断丝连”!雨晴这小子争辩地说:“‘藕’本来没‘断’嘛!”哎呀呀!这不,露了马脚了吧?不打自招了!
四、被父亲发现了!
雨晴的父亲是在一次偶然中发现这个秘密的,那是雨晴在保定读高中的时候。大约是1965年的一天,父亲打来电话说他来保定开会了,很忙,没时间到学校来看他,要雨晴到宾馆门口去见他,顺便给雨晴下个月的生活费。雨晴赶紧动身,路过校门口时,看门的孙大爷给了雨晴一封信(当然是英子寄来的),他慌忙装在上衣的口袋里,赶紧往宾馆跑。父亲正等在宾馆门口,父亲一见面简单问了一下雨晴的学习情况,并给了雨晴一些钱(住校生活费)。突然,父亲发现了那封信,慌乱之中雨晴没完全把信装进衣袋了,露了个小角。“是谁来的信?”父亲问,“一个同学。”雨晴答,“我能看看吗?”父亲商量地说,“看呗!”雨晴把信递给父亲就低下头装着看什么。父亲温和地说:“那我拆了。”“拆呗!”这时候的雨晴是豁出去了!他等着父亲的审问和训斥!也许是父亲时间太紧,也许是他没发现信里有什么“过头”的内容。只听父亲说:“那你得给人家回封信那!是六亩地老张的那个闺女吧?我见过。”雨晴低着头答应了一声,心里说:“知道她的多了,你当然也知道了。”父亲赶紧进去开会了,雨晴忙打开英子的信看了一下,心里舒了一口气,因为真的写的尽是些鼓励雨晴好好学习的话。
根据雨晴心灵档案记录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