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恋爱史(3)
五、“乱中取利”
雨晴和英子间鸿书就没断过,里边确实没有“软绵绵”的话,要不怎么说雨晴(应该也包括英子)有两下子呢,连续几年的书信里,楞是没找到“铁的”证据!1966年6月,全国都“轰轰烈烈”了,“天下大乱”了,课也不上了,学校的老师校长都靠边儿站了,没人管了。雨晴也和所有人一样,上街游行,喊造反口号,刷大标语(他的毛笔字不行,只能刷糨糊)。10月份“大串联”开始后,做火车不花钱了,他和同班同学“赵老黑”跑到武汉、广州、上海转了一圈儿,说是到南方学习革命经验,倒是抄了不少“王张江姚”的讲话。11月份儿了,在上海火车站正赶上王洪文带人搞“卧轨”呢,把他们两个冲散了,好不容易挤上了一列到北京的火车,一路站到北京,正赶上毛主席第八次接见红卫兵,全城戒严,无奈回家。
雨晴这家伙真鬼,趁这个乱劲儿,他借口去山西看大姐(堂姐60年到山西后结婚)。到了大姐家他又说去看看同学(打“掩护”呢,目的越来越明确了),也真的看了几个要好的同学(遮人耳目)。很快转入目标,他急于见到英子。说来也巧,正赶上英子上街买东西,他们相遇了。自然少不了互致问候的一类客套话,然后互相约定了见面的时间。之后连续几天,他们都在那条仅仅几公里的土路上推一辆自行车来回走呀说呀!边走边说,谈理想、说人生、也谨慎地谈到别人的婚嫁(说别人表自己,这两个真鬼!)越说越投机(本来就有基础嘛)!英子妈可能猜到什么了,她“派”孙子少华跟着英子姑姑充当“电灯泡儿”。可是,才几岁的小孩子根本听不懂什么话,回去只能和奶奶说:“那个叔叔和姑姑在大路上老来回走。”
沿那条土路来回走了几天,也说了几天,可就没敢把心里的话直接说出来,但两个人相互爱慕之情早已经通过眼神儿、话语表达的淋漓尽致了,相互已是心照不宣了。回河北那天,英子没到车站去送雨晴,列车出站时,铁路旁边远远地站着个人在朝火车了望-----那就是英子(雨晴说他的判断百分之百准确,雨晴夫人笑而不答)!这次大姐发现了雨晴的秘密,而且她也很喜欢英子的聪明伶俐、朴素勤劳。
六、“趁火打劫”还是“乘人之危”?
毛主席发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1969年党中央决定组建内蒙古兵团,在雨晴的学校招人,雨晴决心响应号召到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去。他把这个消息很快告诉了远在山西的大姐(是想告诉英子吧?又耍花招儿呢),大姐本来是与雨晴一起在奶奶身边长大的,感情比亲姐姐不差分毫,了解雨晴的大姐马上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英子,并要求英子给她“做伴儿”到河北一趟。此时,英子的父亲被打成了“历史反革命”,罪证据说是他把看过的《封神演义》等古书内容说给年轻人听了,宣传了封建迷信........等等,被拉到定襄水稻田里去“劳改”了。矿上给他们一家三口每月仅24元生活费,还不给高中毕业的英子安排工作,“反革命分子子女”嘛!英子自然是听大姐的(其实是自己早就想去了吧),两人很快到了雨晴家,雨晴的父亲一看就明白了一大半儿了,立即打电话把雨晴叫回家来“审问”,雨晴坚持说自己没告诉英子,大姐也说是她让英子来的,父亲也只好默认了。一见到英子雨晴非常高兴,但有别人在场,只说了一句:“你也来了。”英子倒没什么,十分大方地主动和雨晴问话(姑娘大了是很有主意的哟)。雨晴却象心中有鬼一样,只简短地回答着英子的问话。晚饭后,他们沿徐水县城外的小河边散步,雨晴的话匣子可打开了,理想、人生、友谊、爱情无所不谈,越谈越投机(有了几年的基础了)。更值得强调的是,雨晴承认那一晚他很幸福,因为不仅他和英子谈话投机,在夜幕的掩护下,他们还拉了手(她的手小而有力是劳动的好手),他们还拥抱在一起好久(他说英子的胸脯柔软而富有诱人的弹性),甚至他们还体验到对方舌头的滋味儿了(乖乖!羞死人了!这不是搞对象是什么?雨晴夫人看了这一部分笑得腰也直不起来了!但脸也红了!)天快亮了的时候,在英子的催促下,两个人才回家睡觉。第二天,英子和雨晴说:“兵团能要我吗?要是可以,我也想去,你能给我问问吗?”雨晴象得到命令一样,立即跑回学校问了负责兵团接兵的人,没想到人家说“行!先一块儿走吧!”高兴得雨晴连夜跑回家,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英子。
接受岳父母大人考察
父亲对雨晴说:“人家这么大的闺女跟你去内蒙古,你应该和英子去见一下她的父母。”于是雨晴和英子很快到了英子家。正在定襄接受劳改的岳父也请假回来了。他是个思想十分开通的老人,听说英子要跟雨晴去内蒙古兵团,非常同意。他说年青人不应该守在父母身边。英子的母亲对雨晴的评价是“不丑不俊儿的”,但既然女儿相中了,这个对女儿百依百顺的老人也就认可了雨晴这个未来的姑爷了。只是一下子女儿离开这么远,总有些依依不舍,甚至还偷偷地掉眼泪(当然是用“风吹了眼了”来遮掩了)。在白面极少的情况下,她用白面羊肉饺子招待了未来的姑爷雨晴。在英子家呆了不几天,雨晴和英子要走了,英子妈给他们烙了几张饼,让他们带在路上吃。雨晴至今还记得当年他与英子在太原火车站吃饼喝羊杂碎汤的情形。那时,达到目的的雨晴别提多高兴了,吃什么都香!
事后,英子又去了雨晴的学校,见了一下和雨晴要好的同学们,英子很大方,善意的同学们自然少不了要开个玩笑,几个女同学甚至一下子喜欢上英子了(直至现在她们的关系还很好呢)!
看到这里,我们觉得雨晴不是“趁火打劫”也是“乘人之危”,但雨晴死不承认,还振振有词地强调自己是“拔刀相助”,我们问雨晴夫人有何看法?她竟然毫不犹豫地站在了雨晴的一边。哎!爱情的力量真的太大了!!!录整理
根据雨晴心灵档案记录整理